• <video id="ldtfr"></video>

  • <video id="ldtfr"><nav id="ldtfr"></nav></video>

  • <u id="ldtfr"><form id="ldtfr"></form></u>
    <font id="ldtfr"></font>

  • 政策要聞
    行業動態
    菌菇時訊

    首頁 >> 新聞資訊 >> 行業動態 >> 正文

    科研讓我國走上食用菌“強國”之路

    來源:網絡來源     時間:2019年6月5日11:43    瀏覽數:
      經過十余年的快速發展,我國食用菌產業已悄然成為繼糧食、蔬菜、果樹、油料之后的農業第五大產業。

      金針菇、杏鮑菇、蟹味菇、滑子菇近幾年,人們能明顯感覺到餐桌上見到的菌類品種愈發豐富,而靈芝、猴頭菇、蟲草等菌類的保健養生廣告,也越來越多地走入視線。事實上,經過十余年的快速發展,我國食用菌產業已悄然成為繼糧食、蔬菜、果樹、油料之后的農業第五大產業。

      在世界上,我國食用菌產業可以說是規模最大,但質量不高。作為我國唯一一名研究蘑菇的院士,中國工程院院士、吉林農業大學教授李玉認為,我國的食藥用菌亟需加大科研力度,提升產業的科技含量和競爭力。

    小小蘑菇大有可為

      不要小看這小小的蘑菇,實際上它已經成為中國農業產業的重要支撐。李玉介紹說,食用菌產業是近十年才發展起來的產業,但發展速度非???,2015年的產值超過2500多億元,棉花、茶葉、糖類都排在其后。

      目前,我國的食用菌栽培品種日益多元化,達到80多種,形成商品規模生產的超過了50種、規?;耘?0多種,形成了大宗品種的穩步發展、珍稀菇類較快發展、藥用菌異軍突起的百菌爭艷的局面。

      藥用菌方面,僅靈芝這一項,年產量就超過5000多萬噸,產值達到100多億元。李玉說,根據中醫的傳統理論,未病人群、已病人群和健康人群的健康狀況,都可以通過藥用菌得到改善。

      菌類作物含有19%-22%的蛋白質,目前用菌類制作的面條已經投放市場。在李玉看來,菌類還有望成為支撐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力軍。

      與此同時,李玉也指出,我國的食用菌產業規模巨大,占全世界的70%-75%,但卻面臨著質量不高的問題,絕大部分產品是引進國外的品種,缺乏自主知識產權。比如在中國廣泛種植的香菇,基本上是從日本引進的最早的香菇品種繁衍下來的。

    助推產業發展

      在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背景下,東三省玉米種植面積大幅減少,農民不種玉米種什么?在吉林省和龍市八家子鎮,工程中心和當地林業局合作,為他們送去了新菌種,組織農民開始進行玉木耳、黑木耳、天麻種植。雖然菌類技術含量較高,但是農民很容易跟進,在種植過程中還可以消化秸稈、減少污染。李玉說。

      食用菌種植的經濟效益是大產作物的10倍以上,有一畝菌十畝田的說法。從2016年開始,很多地方政府把食用菌產業當作精準扶貧的新抓手。李玉說,在吉林省洮南市那金公社好田村,工程中心實施了精準扶貧項目,建設了總面積1600平方米的玉木耳大棚,去年部分農民的玉木耳價格最高賣到了100元一斤,當年就脫了貧。

      為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倡議,工程中心還積極開展對外合作,先后與美、日、韓、俄羅斯、贊比亞、坦桑尼亞等地區開展合作。我們在贊比亞建立的農業實驗站,提取當地資源回國研究,再指導他們進行糧食生產。過去贊比亞人一年就吃兩季蘑菇,通過我們的技術投入,實現了蘑菇的全年生產。李玉說,除供應贊比亞市場外,還出口至南非、坦桑尼亞、馬拉維等國。

      李玉認為,當前正是食藥用菌發展的大好時機,希望通過中西融合、品種多樣化和管理標準化等手段,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菇業發展之路,實現食藥用菌強國之夢。

    国产3a无码大片_99国内免费视频_国产三级片线上看_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电影
  • <video id="ldtfr"></video>

  • <video id="ldtfr"><nav id="ldtfr"></nav></video>

  • <u id="ldtfr"><form id="ldtfr"></form></u>
    <font id="ldtfr"></font>